首页 > 分享 > 正文

抓住儿童敏感期,孩子所有的智商发育会更优秀

发布时间:2018-03-07

儿童敏感期

  敏感期,最早是由意大利伟大的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来的。敏感期是指孩子在0-6岁这个年龄段,会出于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突然地对某种特定的事物非常感兴趣,甚至表现出一种狂热的状态,直到满足他内心的需求或敏感下降或被人为地阻止。

\

  在孩子敏感期阶段中,作为家长们要及时准确的判断出孩子的敏感期,并给与正确的指导,帮助孩子顺利度过敏感期。

  一、语言敏感期(0-6岁)

  当婴儿开始注视大人说话时的口形,并且发出牙牙学语声的时候,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
\

  二、秩序敏感期(0-4岁)

  所谓秩序敏感期,就是指孩子对于环境中的物体的定向位置以及活动的安排次序等非常敏感,一旦这种秩序遭到破坏,他就会极度不安,就会极度不安,就会焦虑,产生强烈的情绪波动。
\

  三、感官敏感期(0-6岁)

  从出生起,婴儿就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了解事物,熟悉环境。3岁前,幼儿透过潜意识的“吸收性心智”吸引周遭事物;3-6岁时就更能具体地透过感官分析、判断环境中的事物。在感官敏感期内,孩子会用口来实现对味觉和触觉的认知,会把他能拿到的一切东西都往嘴里放,还会吃手
\

  四、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1.5-4岁)

  当孩子1岁多的孩子突然有一天对地上的小线头、床头上头发丝、角落里的小蚂蚁、草丛中的小花瓣、桌子上的纸屑,路边的小石头、书上的小蜗牛等小事物感兴趣时,就足以表明孩子关注细微事物的敏感期到来了
\

  五、动作敏感期(0-6岁)

  孩子从出生到6岁,这段时间都是动作敏感期。开始,孩子会用手抓东西,扔东西,会爬,再到会行走,会旋转
\

  六、社会规则敏感期(0-6岁)

  孩子在两三岁的时候,会突然变得非常自我,不管别人对他提出什么要求,他都会以“不”来回应,就好像故意与人作对一样,而且他会指明某种东西是“我的”,喜欢占有和藏东西。当他喜欢交换和支配物品时,他就会对交朋友和群体活动感兴趣了。父母应该与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和日常礼仪,从而使他在以后能够遵守社会规则,过一种自律的生活。当然,在社会规则敏感期内,孩子还会有审美、追求完美、婚姻、性别、身份确认、情感以及社会规则与社会活动等敏感期。
\

  七、书写与阅读敏感期(3.5-5岁)

  孩子在书写敏感期时,会乐此不疲地到处写字,会在他认为的任何一个可以写字的地方留下“墨宝”,对于这种情形,父母不能呵斥孩子,更不能打骂孩子,而应该想办法去引导孩子把字写到纸上,让孩子喜欢写字,坚持写字。
\

  八、文化敏感期(6岁以上)

  孩子在3岁时,就已经对文化学习萌生了兴趣;但到了6-9岁这个期间,对探究事物就有了强烈的需求。这个时期,“孩子的心智就像一块肥沃的田地,准备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种。”在孩子进入文化敏感期时,每个孩子的关注点都不同的,时间也不一样。父母可以在这个时期给孩子提供以本土文化为基础的丰富的文化信息,再慢慢延展,培养孩子关怀世界的胸怀。明显的表现是问“为什么”。